收納技巧學會這招就夠!伸手可及收納法提升取用效率
最有實際效用的無痛整理術:人人適用的「理物思維」!有別於劈頭就要你捨棄物品、騰出空間的整理方法,鼓勵人們先建立「目標」、分析「行為」之後,再進行物品的「精簡」、「整理」、「收納」。
提升取用效率的原則之一
拿取物品的時間越短、難度越低,取用效率越高。
每個人家裡的收納工具不外乎架子和抽屜,可是為什麼我的物品總是在拿取時就困難重重?其實,物品拿取時的不順手可能由於選擇了不合適和收納用品、收納用品使用不當或物品擺放位置不當而引起的。只要透過減少動作數、簡化取物線和把常用物品置於黃金高度,就可以把物品變得容易拿取囉!
伸手可及收納法(1):減少動作數
動作數是指取物時的動作數量。一般來說,動作越少,越便利拿取物品。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日常有什麼區域或物品,在拿取時不順手或者花費較多的時間,再分析當中所需的動作數,檢視有沒有可以節省的步驟。
以下用兩個例子為大家說明。
圖中有兩個儲存鞋子的收納盒。你會選取左邊的還是右邊的那個?試想像一下,拿取最底部鞋子的過程。
.左邊的取鞋過程是:拉出抽屜、取出鞋子和推回抽屜,總共有3個動作。
.右邊的取鞋過程是:把疊在上面鞋盒搬開、打開盒子、取出鞋子、關上鞋盒和把上面的鞋盒疊回去,共有5個動作。
顯然,左邊鞋盒的設計更加便利取物和放回物品。
取用效率影響的不僅僅在於便利取物的那一刻,在放回物品時也相同重要。要知道,放回物品時也需要相同的動作數。如果動作數多,放回物品時不便,加上人的惰性,物品回到原位的難度便會大大增加。
有時候,我們會抱怨為什麼家人不把物品放回原位。這有可能是因為收納用品設計不合適,使得家人在拿取物品的過程過於繁複和花費時間,減低物歸原處的動力。如果改變一下收納方式或收納用品,便可避免不必要的磨擦了。
我們再看一個廚房的收納例子。
上圖的碗碟收納方式,是把一組碗碟放在一起;而下圖的收納方式,則是買一個碗碟架,把碟子直立式放置。
如果你只是需要拿取最底下的碟子的話,右邊的直立收納方式只需要一個動作,而左邊的收納方式卻要先挪動上方的杯碟,在拿取最底下的碟子,比較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樣的收納方法,其動作數會隨使用習慣和使用場景而改變的。
假若你身處四口之家,大部分日子家人都會一起吃晚飯的話,選擇左邊的碗碟收納方式,一口氣拿取四口所需的碗碟,只需要一個動作;但選擇右邊直立式的放置方法,反而要逐一拿出來,動作數卻增加,如此一來右邊的收納方式便變得不合理。
因此,當你決定收納方法時,請設想不同的物品使用場景,再決定動作數較少的收納方式。很多時候,最有效的收納方法往往根據不同使用場景而改變。只要適合自己的使用習慣的收納方法,便是有效的收納方法。
伸手可及收納法(2):簡化取物線
取物線即是取物時手部的動線。動作數越少能縮減取物時間,越直接的取物線則能降低取物難度。
有一天,我看到一間家具用品店的陳列,把雜誌架充當碟架。這樣的收納方法看似能用盡廚櫃的高度而且把原本的收納用品再利用。可是,由於雜誌架前檔較高,拿取盤子時,需要先提起盤子再水平取出,拿取碗盤時的手部動線呈倒轉L型,並不是最順手的收納方法。
再者,直立收納碗盤的話,盤子的底部會稍微卡住另一個盤子,每次取出盤子都要挪一挪;當需要取出多個盤子又必須一個一個取出,如果是經常下廚的人可能會感到煩心。即使試著用單手一次取出多個盤子,亦有拿不穩的安全隱患。
如果希望再利用雜誌架作為收納用品,比較建議的做法是:把雜誌架疊高,每層平放吃飯人數數量的碗盤。每次準備餐食時,整疊直線取出。如此一來,取物線從原本的倒轉L型,變為水平直線,就能更方便地拿取碗盤。
伸手可及收納法(3):常用物品置於黃金高度
就算減少動作數和簡化取物線,在一個收納空間中,總有的區域會比較難取,例如架子的高處和接近地面的範圍。遇上這個情況就要做出取捨,分析物品的使用頻率,再決定它們的所屬高度。
如果大家有閱讀過其他的有關整理的書籍,或有邀請過整理顧問到家的話,應該對「黃金區域」這個詞不陌生。準確來說,「黃金區域」指的是「黃金高度」。我們會把物品高度分為上、中、下。中層就是從視線水平線到腰間。把物品放置於這個高度範圍是最容易拿取的。例如說,在一個文件架子或文件櫃中,最常用的文件可以置於櫃中的中層,而參考用的文件或是必須儲存但不太經常查看的文件,則可置於櫃中的上層與下層。這樣一來,最常用的文件都能很方便拿到。
同理,黃金高度可應用於書桌前、沙發旁和廚櫃等不同區域。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意會到,黃金高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你的身高、坐姿和站姿不同,屬於你的黃金高度亦會改變。坐下時,視線水平線較低、手垂下來可以接觸到物品的高度較低,擺放常用物品的黃金高度亦自然較低。
在收納物品的時候,注意擺放物品的以上3個原則,便可以大大降低拿取物品時的難度,並提升取用效率。
本文摘錄自台灣東販出版《精粹生活的理物哲學:簡單不勉強、小坪數也適用,設計理想生活的整理收納思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猜你有興趣
-
芳香植物的九型人格解析,你是哪種人格?
2023-04-26 -
11個淋巴按摩正確觀念,不是越大力越好!
2023-04-26 -
收納空間最大化,5 個步驟把有限空間發揮最大效能
2023-03-31 -
收納技巧學會這招就夠!伸手可及收納法提升取用效率
2023-03-29 -
手足的健康密碼!!打造健康美麗的手足
2023-03-27 -
探索精油的奇妙世界,為了精油GM尋遍全球
2023-03-24 -
不完美的你也很美 | 看完都能告訴自己,加油我做得到!
2023-03-24 -
認識女性荷爾蒙的變化與機轉,掌握身心平衡的關鍵!
2023-03-22 -
護膚過程太繁瑣!想到保養就提不起勁嗎??
2023-03-17 -
每天15分鐘的享受!4個舒緩肌膚敏感、減輕關節痠痛的浸浴配方推薦
2023-03-15 -
氣味也有刻板印象?謹記三個家居調香重點,善用香氣避免大腦過度疲勞
2023-03-08 -
四招私密處保養重點,聊聊生理期私密肌膚常見問題
2023-03-03 -
想做的事都做得到!!快學起來「時間駕馭術」
2023-02-27 -
你是開朗內向人嗎?把慢熱和觀望變成你的優勢吧!
2023-02-26 -
意外富有成效的神奇小習慣,是翻轉的關鍵!!!
2023-02-25 -
照顧患者壓力大!該怎麼做才能釋放壓力!!
2023-02-24 -
健康檢查常出現的紅字,最常上榜的是體脂肪過高,該減的是體內脂肪不是減體重
2023-02-22 -
超簡單日記術 | 3個實際範例!用「一行日記」改善工作和生活
2023-02-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