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相談室】改善黑眼圈,眼周按摩三步驟!
明明精神狀態還不錯,卻因為掛著黑眼圈,總是被問是不是熬夜或身體不好?本期綠藤相談室請到胡怡萱醫師,來為我們解惑:黑眼圈是如何形成的?又該如何改善呢?來看看!
客座醫師-胡怡萱
現任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任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並經營臉書粉絲團 「皮膚科 胡怡萱醫師」,以皮膚專科醫師的角度,提供大家正確的皮膚保養知識,以及常見皮膚困擾的分析與提醒。
相談人-Maggie
綠藤品牌公關同事,喜歡陽光大好的日子,也熱愛戶外活動,試著和臉上因曝曬越來越多的小雀斑共處,但因為膚色偏白,看起來有些明顯的黑眼圈,一直是個困擾。
Q1:一直有黑眼圈困擾,也試過早睡,但都沒有改善。好奇黑眼圈原因是什麼?
解決黑眼圈的問題之前,要先了解黑眼圈其實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類型。主要是血管型、色素型,這兩種眼周皮膚真的變深了;還有一種是結構型,是輪廓讓眼周看起來陰影明顯。
血管型黑眼圈常見原因
以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比較常見的黑眼圈困擾。滿常見的情況是本身是過敏性體質,鼻子過敏、眼睛過敏,眼周因此有慢性發炎的狀況;還有現代人往往用眼過度,也是血管型黑眼圈的成因之一。因為眼周的皮膚本來較薄,微血管組織也較多,當血液循環不良,
導致眼周血管擴張、增生,周圍的皮膚就容易顯得暗沉。
色素型黑眼圈常見原因
如果你平常化妝、卸妝施力不當,或者是很愛揉眼睛,都會刺激皮膚,形成色素沉澱。像前面說的過敏,很多人因為癢就一直抓、揉眼部,也會合併色素沉澱。
結構型黑眼圈常見原因
它跟前面兩種稍微有點不一樣,結構型黑眼圈主要是因為臉部結構、輪廓的關係,像是西方人臉部輪廓深,有較深的眼窩;或是年紀大之後,眼周的脂肪流失,眼眶凹陷;又或是有眼袋、淚溝、眼睛浮腫的情況,這些都屬於結構型的黑眼圈。例如若是有用眼過度的問題,就要特別留意讓眼睛隔一段時間就休息;另外也可以做一些眼睛的運動或溫敷,但溫熱敷要注意溫度,不要太燙。至於結構型黑眼圈,如果是天生五官因素,基本上只能透過醫美或手術來改善;但如果是因為眼袋或淚溝,則可以儘早開始延緩它的狀況。
Q2:這三種類型的黑眼圈問題,分別要怎麼改善呢?
血管型和色素型,比較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例如常常因為眼睛容易癢忍不住揉眼睛,那就要找出原因,是因為生活、工作環境比較髒亂?還是外面的空氣太髒?找出來之後,就能對症下藥。有些生活習慣會影響眼周的血液循環,也可以試著改善。
Q3:如果想擦保養品改善黑眼圈,要怎麼挑選?有看過一些討論提到太滋潤會長肉芽,真的嗎?
保養品可以選擇幫助美白、消水腫,或是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再搭配按摩使用。也不一定要用眼周保養品,一般臉部保養品其實也可以,只要成分溫和,擦在眼周不會刺激肌膚就好了。另外肉芽的部分,這其實是大眾的統稱,對皮膚科醫師來說有分很多種,例如角質過度增生的肉芽、汗管瘤、粟粒腫、皮脂腺增生等等。它們各自的成因也有些不同,其中跟保養品比較有關的,是皮脂腺增生。皮脂腺負責分泌油脂,如果擦太過滋潤的保養品,確實有可能形成皮脂腺增生,或長一些小粉刺。另外,如果擦保養品時,總是過度用力,拉扯摩擦到眼周肌膚,也有可能增生小息肉。所以建議保養手法還是要盡量溫柔,還有如果眼周肌膚不到重度乾燥,就盡量不要用太滋潤的保養品。
Q4:市面上有些眼霜會添加咖啡因、七葉素,訴求可以消除眼部浮腫,這些成分是真的有用嗎?
這些成分的確會有幫助,就像現在很多添加咖啡因的產品,雖然訴求消水腫,但還是要搭配按摩手法,所以光是靠成分本身的話,搞不好直接喝咖啡效果還比較快。可是如果你的生活習慣不好,那可能正負都抵銷掉,甚至是負面的還比較多,所以改變生活習慣,幫助還是比較大一點。
Q5:醫師剛說到搓揉很容易造成黑色素沉澱,但如果悲劇已經發生,還有什麼方法挽救?
像前面說的,可以用一些美白保養品,但要避開酸類產品,畢竟眼周肌膚比較敏感。另外,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加速循環,讓血液循環變好。還有眼睛的眼球運動、眼周按摩,這些都有效果。想改善黑眼圈,可試試以下的眼周按摩三步驟!在開始之前,建議先完成全臉保濕、補水,再取約綠豆大小的眼霜或眼部精華於無名指上,以雙手無名指腹稍加搓開溫熱。
相談人-Maggie
聽完醫生的說明,才恍然大悟黑眼圈成因有這麼多種,平常揉眼睛的習慣原來就是揮之不去的黑眼圈背後的元兇(平常還蠻享受揉眼睛的快感,現在知道真的要改)。
要解決黑眼圈的作法,可能不是馬上去買宣稱功效最厲害的眼周保養產品,而是先停下來觀察、了解自己的黑眼圈類型,眼周保養也並非越滋潤越好,有時候從根本習慣改變,還是比較重要。
本文內容及圖片由綠藤生機 Greenvines授權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猜你有興趣
-
想要愛情升溫?一個秘訣告訴你!
2023-04-19 -
許瑋甯零瑕疵美肌會發光!用香奈兒奢華系列小訣竅公開
2023-03-23 -
脫毛後的保養,你做對了嗎?
2023-03-22 -
保濕精華液與保濕乳液該如何搭配 – 5大膚質與2種膚況保養全攻略
2023-03-20 -
【醫師相談室】黑頭粉刺擠不出來?分析常見的清除粉刺手法
2023-03-17 -
保養程序該如何簡化?我們到底需要多少保養品?
2023-03-10 -
【醫師相談室】醫美雷射術前術後勤保養,怎麼做才可以讓效果加乘?
2023-03-10 -
【凱鈞小百科】五大靚妍果物
2023-03-10 -
預防老化學起來!!3 個挑選抗老保養品的關鍵
2023-03-06 -
【醫師相談室】改善黑眼圈,眼周按摩三步驟!
2023-02-24 -
熱門的保養趨勢,把握油保養的3個關鍵
2023-02-22 -
錯誤手法讓肌膚負分保養嗎?不同膚質的你試試看這樣擦保養品吧
2023-02-17 -
毛囊角化症怎麼辦?磨砂膏反而會惡化?這3招居家就可以做!
2023-02-15 -
問問肌膚要什麼,保養事半功倍
2023-02-09 -
辦公室之「低調坐瘦訣」大家的精神元氣充足百倍了嗎?
2023-02-07 -
有辦法快速消除痘疤嗎?這5個方法幫助改善痘疤痘印
2023-02-04 -
「乾燥一不小心就變無法消除的細紋?!」妳可以預防的3個保養Tips
2023-02-03 -
紋唇沒上色嗎?從3種原因了解如何避免紋唇不吃色
2023-02-02
回應